为进一步推广“信易+”场景应用,打造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充分发挥信用在完善社会治理、激发市场活力、繁荣文化生活、优化营商环境中的重要作用,绥化市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联合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拓展自然人“信易+”场景应用,在10个县(市、区)中精挑细选10个本地非遗文化最具代表性项目,与信用场景应用有机结合,开发出“信易+非遗”技能提升、“信易+非遗”惠民助企、“信易+非遗”深度体验3个场景应用项目。
据介绍,活动旨在进一步构建文化引领、信用搭台、全域受益的信用文化新机制、新模式、新体验、新格局,树立守信者受益的价值导向,让“信用有价”真正走入企业和百姓生活,从而真正助力绥化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据悉,入选此次“信易+非遗”应用场景创建的10个本地非遗文化代表性项目包括:肇东—火烧云饼、安达—剪纸、海伦-剪纸、兰西—彭氏灯彩、庆安—版画、绥棱—黑陶、望奎—皮影、明水—玉米叶手工编织、青冈—秸秆画、北林—绥周记红肠。
通过在10个县(市、区)文旅、信用及相关企业、学校等领域组织引导推动“信易+非遗”诚信积分场景新应用,提升了自然人诚信意识、营造了“学超赶比”诚信积分的良好社会氛围,让文明有分值有温度,让诚信更有价更有“利”,从而进一步将“彭氏灯彩”“绥棱黑陶”“海伦剪纸”等历史悠久的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向更多的“诚信人”展示,向更广的领域拓展和传承,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文化效益丰收,进而将绥化本地优秀传统文化技艺发扬光大。
一是大力推广“信易+非遗”技能培训项目。达到一定诚信积分的自然人,可免费学习“火烧云饼”的烤制方法,参加“安达剪纸”“玉米叶手工编织”手工艺培训班,让群众和学生初步了解掌握“非遗”技能,以实际操作的方式融入非遗文化,做掌握“技能”的见证者,在参与活动中陶冶情操、传承文化、享受乐趣。
二是大力推行“信易+非遗”惠民助企项目。信用积分不同的自然人,在购买北林“绥周记红肠”、绥棱“黑陶”和青冈“秸秆画”制作材料时,可以享受不同的折扣优惠,通过实实在在的“红利”,让群众深刻感受到“信用有价”。同时,在非遗项目中植入“码上诚信”元素,让生产经营的相关企业产品“码上诚信”信誉度、知名度和非遗项目推广、传承、经营紧密结合,延伸了非遗产业价值链,培育了文化创意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是大力推动“信易+非遗”深度体验项目。主要是邀请非遗传承人对信用积分较高的自然人开展非遗项目体验课,现场教学讲解,使其身临其境、亲身体验“彭氏灯彩”“海伦剪纸”“皮影”“版画”的制作过程,丰富居民文化生活,在亲身感受非遗文化魅力的同时,提升文化层次、传承文化内涵、增强文化素养。
截至目前,绥化市已有5000余人参与了“信易+非遗”场景新应用项目,累计为群众优惠金额近50万元。通过不断完善居民诚信行为项目建设,逐步实现信用惠民助企,让守信者真正享受信用红利,切实增强了全社会信用获得感,让诚信在绥化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