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银川公安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银川市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求,立足公安职能,高位谋划部署,扎实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向纵深发展,擦亮银川“信”名片。
在自治区、银川市信用体系办指导下,以浓厚诚信守信社会氛围为工作出发点,将诚信建设与队伍建设、业务建设高度融合,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银川市公安局2023年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工作责任,细化任务分工,确保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推进。鼓励和调动社会主体共同参与,推动形成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合力,实现以政务诚信带动社会诚信、司法公信水平全面提高。
弘扬诚信文化 引导全员守信
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结合平安文化建设,策划开展“诚信文化进校园”“平安文化宣传季”等系列主题宣传活动,大力弘扬诚信文化,营造“做诚信人、讲诚信话、做诚信事”浓厚氛围。以“诚信建设万里行”“知信、守信、用信”等为内容,通过巡回宣讲、专题讲座、主题党日等形式,向群众宣传讲解诚实守信内容,推动形成崇尚诚信、践行诚信良好风尚。牵头组建280人反诈宣传队伍,常态开展反诈宣传教育,普及防骗知识常识,厚植“诚信文明”价值观念。
优化窗口服务 促进诚信建设
将诚信建设融入公安政务服务,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实“最多跑一次”便民举措,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打造“信用+”警务模式。优化便民惠企事项,梳理诚信企业服务事项清单,科学设置9个“涉企服务专窗”,推动161名“项目警长”结对包联161家企业。创新推出服务出境企业便利措施3条,为全市诚信企业家提供赴港澳商务备案、企业“快捷通道”等“一对一”服务,100余家企业及员工享受新政便利。锚定“四减一优”工作目标,推动实现2项行政许可事项优化审核流程、缩减审批材料,推行以来,累计办理相关业务3.5万余笔,减免申请材料4万余份,惠及群众5万余人。在全市9个政务大厅公安专区设置“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兜底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加强专项治理 促进信用管理
立足打造“塞上枫桥”新警务,以服务保障民生为出发点,将诚信建设贯穿工作始终。结合“夏季行动”部署安排,加大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力度,切实守护群众“钱袋子”,实现全市电诈案件18个月连续下降,电诈发案同比下降43.9%,财损同比下降24.2%。严打严查贩卖个人信息的黑灰产业链和黑灰产业交易平台,形成强大震慑效果。
加大场所管理 强化绿色经营
紧盯“诚信营商、诚信建设万里行”工作,加强娱乐服务场所治安管控,严厉打击“黄赌毒”等违法犯罪活动,推动娱乐场所诚信、绿色经营,共开展3次集中统一清查行动,检查各类娱乐服务场所、旅店业、出租房屋8522家,停业整顿66家、罚款18家;查处“黄赌毒”等行政案件12起,处罚38人,有效净化社会治安环境。